醫政對峙何時到頭?
韓國此次醫療系統危機的導火索是政府2月初發布的醫科大學擴招方案,內容包括從2025學年度起將高校醫學院招生規模從目前的3058人增至5058人,到2035年將新增1萬名醫生。政府表示,擴招計劃基於2035年的供需預測而定,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導致的醫療需求增加,屆時醫生缺口將達1.5萬人。
韓國醫療界則認為,政府擴招計劃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醫療人員緊缺、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且盲目擴招可能引發過度醫療,從而加重醫保系統財政負擔,同時還可能降低醫學院教學質量。大韓醫師協會要求政府立即撤回擴招計劃,稱政府若單方面強推這一計劃,醫療界將“動用一切合法手段抵制”。
這並非韓國醫療界與政府圍繞醫科大學擴招的首次對峙。文在寅政府時期也曾發布擴招方案引發醫療界大罷工,最終以政府妥協、停止推進擴招政策收場。
韓國媒體指出,因醫科大學擴招而罷工罷診的情況全球少見。醫生群體在韓國屬高收入人群,依照“市場邏輯”來看,醫生增加,個體收益就會相對減少。
韓國媒體MBC近期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9%的調查對象支持醫科大學擴招;對誰應為醫療空白長期化承擔責任,19%的調查對象認為是政府,37%的調查對象指向醫療界,41%認為雙方都有責任。
受“罷工潮”影響,韓國國內近期出現救護車載著病人輾轉十多家醫院無人接收、病人因未得到及時醫治而死亡、首都圈幾家大醫院的手術和診療量減半等情況。有分析認為,如果醫療界和政府間的分歧無法盡快彌合,未來韓國醫療體系恐將面臨更多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