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優做強
http://www.CRNTT.com   2024-05-02 11:25:16


 
  特區政府可把《愛國主義教育法》作為在香港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南。愛國主義教育法直接提及香港的條文是第二十三條第一款:“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設計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時,應以此為指引。其中“愛國精神”的內涵,需要我們結合國家的歷史和香港的現實情況,準確理解。

  第二,愛國主義教育要做深。深的反義詞是淺。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做淺,要做深,愛國主義教育就要進入學校課程、課堂,有專門的教材,有專門的課時保證。透過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各個層面,全方位地推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做深做細。

  第三,愛國主義教育要做活。活的反義詞是死。愛國主義教育不能硬銷,不要死記硬背,不要死板生硬,死氣沉沉,就要注重活動和體驗。要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用鮮活的故事、經歷和體驗來感染人、薰陶人,潤物細無聲。要避免單純的說教灌輸,盡量採用柔性的方式方法,多利用節慶日子開展活動;要多組織參觀交流、研學考察活動,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結合起來;例如:國家組織航天英雄、奧運冠軍、中國女排、體操隊、科學家院士等訪港,效果很好;今後還應多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重大活動如亞運會、全運會、大運會等做義工和志願者,將愛國主義教育做活做優。

  教育內容形式手段要創新

  第四,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強。強的反義詞是弱。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做弱,弱化矮化愛國主義教育,將之越做越弱越小,而要不斷強化政府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和協調,加強制度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培訓建設,加強專項經費撥款和相關配套等支援措施。

  愛國主義教育不應僅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應成為全社會的大事和要事,人人有份,責無旁貸。要重視跨界互動,調動家長、企業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善用社會的資源和網絡資源;要強調官民合作,強化合力,著力打造重點項目和拳頭產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舉辦成果評獎,將成功的經驗好好分享、總結、宣傳和推廣;要一張藍圖繪到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將愛國主義教育做大做強。

  衹有透過特區政府部門和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共同努力,香港社會才能真正實現習近平主席的期盼:“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拚敢贏的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秘書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