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將走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24-05-07 15:42:45


 
  今年新上市的多款新能源車型都具備高速公路和城市環境下的高度自動駕駛能力,運用高精度地圖和傳感器融合技術,實時洞察路況、智能決策為駕駛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

  國產品牌崛起蔚然成風

  近年來,技術進步與品牌形象的提升讓國產車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以吉利、長城為例,其市場份額在國內外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在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的銷量已數月蟬聯全球市場榜首。

  在重慶工商大學教授莫遠明看來,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尤為重要。

  從政策層面來看,近年來,我國持續引導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再次彰顯了我國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

  從技術層面來看,比亞迪擁有刀片電池、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一系列領先技術,奇瑞自主研發了混動技術鯤鵬超能混動C-DM量產裝車,長安汽車打造了首個自主設計艙駕一體的“UNIBrain超腦中央計算平台”……我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實現換道超車,關鍵就在於以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顯示出巨大的消費能力和潛力。巨大的市場規模效應幫助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包括長安在內的不少車企,降低車價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也降低了新能源車型的門檻。

  未來智能汽車邊界在何方?

  “要做到全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仍然還有一段路程要走,新的階段也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表示。

  長安汽車國家級技能大師蔡渝東坦言,當前新能源汽車車用芯片、基礎軟件等方面還有明顯短板,在一些區域和時段,消費者仍面臨補電焦慮。另外,目前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尚不夠完善,能源再利用和環境污染問題也亟待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