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產大模型加速賦能產業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13 10:55:43


 
  大模型的技術潛力與市場空間巨大,但技術門檻高、開發複雜、成本較高,與產業場景的深度融合離不開平台工具支撐。浪潮信息董事長彭震表示,“人工智能+”既是目標,也是機會。應用創新需要算法、算力和數據協同發展,要開展以系統為核心的全局創新,實現創新與應用並重,讓智能應用以更快速度湧現並滿足差異化需求。

  當前,我國大模型發展存在一定挑戰,如算力存在瓶頸、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仍需擴展、標誌性應用尚未出現等。“比如,在公有雲上部署大模型,能夠讓用戶更加及時地獲取大模型的最新功能和應用。這時公有雲就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或存儲設施,也是大模型的應用設施。”單志廣表示,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要走共享化、高效化的路徑,既重視硬件建設,也重視需求和應用發展,高效集約利用算力資源,進一步提高算法、算力和數據資源的服務水平和能力。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曉輝說:“以製造業大模型落地為例,很多工業控制系統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工業數據采集困難、標準不統一、價值不高,數據利用不充分,使得不少企業較難借助大模型技術來優化生產流程。”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巫彤寧認為,眾多創新應用的出現,對人工智能軟硬件支撐體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技術帶來的需求增長,能夠帶動國內算力、算法、數據相關創新主體的發展步伐。

  受訪專家表示,大模型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催生新動能,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面向未來,我國需進一步加強資源與研發力量的統籌,強化大模型在發展中的場景牽引作用,實現大模型技術的高質量應用突破,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