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安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00:59:13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海涵)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5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安徽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既要在“量”上做貢獻,還要在“質”上有突破。

  陳軍說,安徽是產糧大省,去年我們的糧食總產超過830億斤,實現了“二十連豐”,以占全國4.3%的耕地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安徽也是全國5個糧食淨調出省之一,每年我們淨調出的優質糧達到200億斤左右。

  一方面,讓中國飯碗多裝優質的“安徽糧”。聚焦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去年安徽提出建設“千億斤江淮糧倉”這個目標,也就是到2035年安徽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我們圍繞多種糧、種好糧,抓好耕地和種子這兩個要害,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業振興等支撐性的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6256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5%,水稻種子出口量連續5年居全國第1位。我們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做強種子這個農業的“芯片”。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生產更多的糧食,為牢牢守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多做“安徽貢獻”。

  另一方面,讓綠色農產品產業強起來。安徽是長三角地區農產品重要來源地,我們為長三角提供了1/2的糧食和肉類、1/3的水果、1/5的蔬菜。這兩年,安徽產的法式鵝肝、蒙城黃牛、碭山酥梨、懷寧藍莓等特色農產品走紅網絡、走俏市場,促進了農業增值,也帶動了農民增收。過去5年,安徽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我們將加快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深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高質量打造一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做實“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增值大文章,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活躍在江淮大地上的活力新農人口袋鼓起來、生活更美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