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廣東多措并舉:壯大數字經濟 拓展就業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4-05-17 11:17:48


 
  培育新職業,數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

  去年底,在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工作近20年的陳敏有了一個新身份——綠電綠證服務經理。

  所謂綠證,是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發綠色電力頒發的具有獨特標識代碼的電子證書,1個綠證單位對應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當前一些客戶對綠色用能的要求很嚴格,有了綠電綠證消費證明,更容易拿到訂單,而且能減免碳關稅。”華生電機(廣東)相關負責人說。

  陳敏的工作就是幫助綠電供需雙方搭建合作平台,幫助企業應對國際綠色貿易規則。“我們搭建了深圳市‘綠電易’平台,提供資訊查詢、供需掛牌、出具核定報告等服務,用大數據為出海企業和發電企業賦能。”陳敏介紹,2023年深圳市場化用戶參與綠電直接交易購買綠電電量達5.9億千瓦時,占廣東省綠電直接交易電量的23.35%。

  數字職業從業隊伍的壯大,也推動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做優做強數字經濟。

  在廣州足球公園項目建築工地,95後張偉西是中建四局建築信息模型(BIM)團隊負責人。已經細化到一梁一柱的三維模型上,每一根管線的鋪設、每一塊幕牆的建設都可全方位放大查看。

  “我們正在BIM上做異形柱梁搭接方式的深化設計,驗證優化後向施工團隊交付。”張偉西說,在結構複雜的大型項目建設中,BIM已成為必不可少的工具,“相當於數字化的三維效果圖,在上面可以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從而更加科學地組織施工,也讓設計方和施工方的溝通更加準確高效”。

  張偉西介紹,現在很多建築企業都在爭相組建BIM團隊,利用數字技術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BIM工程師也成了業內“香餑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