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灣區科研產出大增 港院校佔三成
http://www.CRNTT.com   2024-05-21 13:40:21


左圖:數願景(深圳)控股有限公司入駐中大的眾創中心,在香港進行技術研發。右圖:中大委託顧問公司分析大灣區過去2018年至2022年的研發概況。\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攝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起主導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如何發揮科創優勢,不斷生成新質生產力,香港高等院校又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委託顧問公司分析粵港澳大灣區過去五年(2018年至2022年)的研發概況,並於20日發布相關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五年大灣區研究產出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7.9%,發展迅速,香港在其中擔當重要角色,約28%的大灣區研究產出與香港院校有關,16%活躍於大灣區的研究人員與香港院校有聯繫。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研究)岑美霞表示,分析結果凸顯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並響應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的期望。中大將繼續致力擔當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角色。\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深圳報導

  據悉,該報告由科研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主要基於其旗下Scopus文摘及引文數據庫的信息撰寫而成,分析大灣區研究影響力的主要趨勢,就引用次數、知識轉移潛力及研究合作等多項關鍵指標,檢視大灣區的研究影響力。

  區內活躍研究人員 5年翻倍

  報告指出,大灣區作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區內的活躍研究人員數目在2018至2022五年間幾乎翻了一番,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9%。從五年間發表的論文來看, 活躍學者人數超越42萬。報告以“歸一化引文影響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FWCI)作為關鍵指標,評估中大相對於其他香港和大灣區大學的表現,並把關於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地區的數據區分及比較。該指數根據某個特定領域的平均引用次數加權平均去衡量研究產出學術影響力。

  根據研究,在整個大灣區的高產出機構排名前十名中,有五個設於香港,當中四個位列前五名。“香港的FWCI比大灣區整體高出27%,與大灣區其他地區的研究人員相比,本港研究人員的人均產出是他們的兩倍,專利引用率亦高出29%。”報告指出。

  此外,報告還顯示中大有40%的論文是與大灣區的機構合著,經對相關共同發表論文後的引用影響力升幅分析,有九成中大合作夥伴的FWCI比值均高於1,即其與中大合作發文的學術影響力超越其原來的整體研究產出的學術影響力。“這份報告的發布,是愛思唯爾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的成果。我們雙方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報告去展現大灣區的科研影響力、支持大灣區科學共同體在科研創新之路上穩步前行,從而讓科學進步更好地服務於全社會。”愛思唯爾大中華區總裁李琳表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