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色麥浪,守望豐收”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4:35:12


 
  央廣網報導,近日,重慶市忠縣近3萬畝小麥也進入收穫期,當地組織人員和機械開鐮收割。忠縣拔山鎮、白石鎮等地,金黃色的麥田裡,一株株麥秆掛滿了麥穗,農機手駕駛著聯合收割機在麥田裡來回穿梭,切割、脫粒、入倉,一氣呵成,並將秸秆就地粉碎還田,為後續種植晚熟玉米等農作物做好準備。

  新華網報導,5月15日,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90餘萬畝冬小麥籽粒飽滿,農民在麥田內勞作。今年河南省小麥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目前全省小麥總體長勢良好,夏糧豐收在望。

  央視網報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調度顯示,今年主產區夏糧豐收有較好基礎,預計旺季收購量達7000萬噸左右,比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麥收購量6300萬噸左右。

  在相關報導下,網友紛紛留言:“目光所及,遍地金黃,麥收太美了”“風吹麥香,看到家鄉麥收豐收,真高興!”“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現代科技保駕護航

  在麥收的田野上,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盡情展現,助力農民實現高效、智能麥收,為豐收保駕護航。

  在河南省許昌市東城區,無人機正在麥田上進行飛防作業。據人民網報導,為全面提升小麥病蟲害科學防治水平,東城區組織實施全域無人機統防統治。村民徐廣欣說:“隨著氣溫升高害蟲逐漸增多,無人機一飛,我們心裡就踏實。”東城區農業農村局介紹,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以來,陸續組織了植保無人機20餘架,免費對小麥農田開展“一噴三防”作業。僅用3天時間,全區3.8萬畝小麥都已飛防一遍。當地通過混合噴施葉面肥和病蟲害防治藥劑,有效預防條銹病、赤黴病等病蟲害發生,全力保障夏糧穩產增收。

  在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岞山街道,農田裡迎來了許多“新夥伴”。據新華網報導,濰坊聯通積極探索“數字農具”助力農業生產,依托中國聯通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岞山街道當地種植戶從會種地到“慧”種地。“這套設備是小型氣象監測站,傳感器對光照、溫濕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監測,我們通過手機APP可以看到針對特定作物提供氣象預警,及時掌握氣象參數,適時種植、管理農田,為小麥生長創造良好環境。”岞山街道一位種植戶說。以前,種植戶需要經常往田裡跑,現在有了這些信息化設備,在家通過手機就能快速瞭解麥田的生長情況,除蟲、施肥等都會及時提醒,省了很多事情。相關部門通過村廣場的智慧大屏,也能夠及時掌握農田情況,遇到問題能夠及時通知種植戶處理,實現農田管理的雙重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