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促進網絡拍賣規範健康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5-25 16:25:26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國家文物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網絡拍賣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網絡拍賣領域第一個規範性文件,填補了網絡拍賣管理的制度空白,對於促進網絡拍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網絡拍賣是基於互聯網平台進行線上競價,由價高者取得的一種交易方式,具有跨時空、廣參與、交易便捷、易於成交等特點。這些年,“直播拍賣”“網絡競價”等新形式不斷出現,大到車輛、房產、股票,小到手機號、遊戲卡、手辦等,都已成為拍賣平台的常見拍品。截至2023年,各類網絡拍賣活動的年成交規模已超萬億元,在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完善現代流通體系等方面作用明顯,對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也有積極影響。

  然而,消費者在網絡拍賣中往往只能通過圖片文字等描述來瞭解拍賣品,也讓拍賣展示、質量核驗、參與競價、貨物交割等環節產生了更加突出的風險隱患。比如,有的“有照無證”“無照無證”,擅自經營文物拍賣,曾有消費者1元搶拍花瓶,結果付款秒變9999元;有的披露信息不全面、隱蔽瑕疵難查驗,以次充好、虛標價格等欺詐行為屢見不鮮;還有的利用網絡拍賣的匿名性,請員工當“托”,自導自演抬競價,嚴重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梳理相關法律規定,均未對網絡拍賣作出明確規定,這很容易讓網絡拍賣淪為監管盲區。這次《指導意見》的最大亮點,就是首次明確堅持線上線下拍賣監管制度的一致性。按照現行法律規定,網絡交易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侵犯消費者權益、違法廣告等行為,理所當然屬於市場監管的範圍;而商務部門作為電子商務的主管部門,要依據《拍賣法》頒發拍賣經營批准證書;如果涉及文物拍賣,還需要取得文物拍賣許可證,進行備案等。

  如何讓監管有效落地?網絡平台至關重要。作為鏈接經營者和消費者的“中間人”,網絡平台不僅起到撮合作用,而是兼具“市場”和“企業”雙重屬性,離交易最近,離數據最近,是推動網絡拍賣規範健康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這次《指導意見》壓實平台主體責任,強調要強化平台內部治理。從規定履行對平台內網絡拍賣經營者信息的核驗、登記義務,到明確對違規拍賣信息的依法處置、報告責任等,都厘定了網絡拍賣平台經營者的主體責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