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法國會否向美國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10:41:19


 
  所謂歷史感情,是指法美之間的幾次生死之交:法國派出遠征軍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在一戰時幫助歐洲打敗德國、二戰時解放了法國。且不說法美都是為了各自利益,更重要的是美俄也有歷史感情:俄羅斯拒絕英國國王出兵鎮壓美國革命的請求、內戰時是唯一一個支持林肯政府的歐洲國家,一戰和二戰也是盟友。但現在的美俄是一種什麼關係?

  所謂共同的價值觀就更站不住腳,當初法國派遠征軍之時,價值觀上和美國南轅北轍。一戰和二戰,對陣雙方也不是按價值觀劃分敵友的。按西方的標準,俄羅斯最民主、最親西方的時期是葉利欽時代,可是北約東擴就是在他主政時開始的。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美國對法國一是有戰略利益。支撐法國在世界上大國地位的因素很多。比如綜合國力、非洲法語區等,但法國之所以在美蘇冷戰和今天中美兩極世界上能夠進行平衡外交,和它的西方國家身份密切相關。或者說,蘇聯和中國之所以重視法國,就是因為它是西方國家重要的一員。它的立場不僅可以對整個西方產生影響,還能成為打破西方統一陣線的突破口。比如中法建交當年就有六個國家和中國建交,更多國家則和中國關係取得突破,就是美國內部也出現對華關係反思的聲音。但假如法國真的脫離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它也就只是中等分量的一極。也就是說衹有立足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才能對其他力量有吸引力,也才能給其他力量開出最高價。從實力原則上講,這是法國的基本盤。

  二是常規重大收益。二戰後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發達的國家,如果法國和美國攤牌,不僅會受到報復,還失去分享美國各種資源的資格。這一點法國還是非常清醒。更何況它的所謂平衡外交是要各方獲利,不依賴於某一方,相反還要使各方都需要它。

  比如進入尼克松時代,法國的平衡外交取得最巨大成果:不僅蘇聯、中國和法國建立特殊關係,美國也認可了法國的“反骨”。這突出體現在核援助上。雖然當時《原子能法》禁止美國和法國分享核技術,但美國發明出“否定引導”的辦法繞過了法律:即法國科學家向美方闡述他們的思路和做法,美方指出是正確還是錯誤。後來美國在核彈小型化、防止核試驗輻射、地下核試驗、導航和動力系統、多彈頭分導技術等領域都進行了幫助,直接加速了法國核力量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