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驅動大,監管難度高。消費者常用的手機APP如外賣軟件、音樂軟件等,涉及自動續費的金額通常在十餘元至幾十元間不等,單筆消費金額看似不高,但考慮到部分APP活躍用戶在千萬量級甚至破億,自動續費帶來的收益頗為可觀。
以某音樂娛樂集團為例,財報顯示其旗下APP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量超過1億。根據相關自動續費協議,這些音樂APP每月自動續費費用普遍在15元到25元之間;按最低15元計算,其會員續費月收入能達到十億元量級。
此外,截至去年8月,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活躍APP數量達260萬款。要對數量如此龐大的APP進行監管,對於相關部門來說頗有難度。
——違規成本低,打擊力度弱。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APP自動續費亂象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營者違法違規成本很低。消費者察覺到自己“被坑”後,訴諸法律手段維權的情況並不多見。
記者調查發現,和用戶不計其數的線上投訴相比,也鮮有對APP經營者採取實質性處罰的案例。
今年3月,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明確提及自動續費經營者應承擔的責任,以及違反規定行為將受到的處罰。陳音江認為,這一條例從法規層面進一步規範自動續費,期待在具體執行時能真正“長出牙齒”。
——商家有空鑽,用戶維權難。消保專家認為,儘管相關政策法規提出“自動續費需征得用戶同意”“不得默認勾選捆綁開通”“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等要求,但是相關規定還比較模糊。究竟如何才算顯著、如何才算違規,尚不明確,這給部分經營者留下空子可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