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化大灣區合作 港創科賦能有著數
http://www.CRNTT.com   2024-06-03 15:32:22


調研組參觀季華實驗室,瞭解該實驗室在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半導體技術與裝備等方面的研究。(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港區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昨日(2日)繼續在廣東省調研。調研組先後參觀了季華實驗室(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和佛山仙湖實驗室兩所科研機構,瞭解佛山科技創新發展的最新動態。

  多名代表表示,國家科研在不同領域都已取得豐碩成果,香港有高質量的基礎研究,加強與內地合作,不僅能推動成果落地,創科賦能著數多,相關成果又可經香港集資出海,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調研組首先前往季華實驗室。該實驗室部署了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半導體技術與裝備、新材料新器件研究、微納製造等研究方向,目前大功率微波電源與射頻電源已產業化並替代美國進口產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表示,季華實驗室在成果轉化方面令他印象深刻,其在自主創新領域的深厚實力,充分展現了其為國家戰略需求服務的決心和能力。他們不僅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石”,也是我國突破技術封鎖的“利刃”。

  成果落地 經香港集資出海

  冼漢迪認為,香港發展創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僅設有實驗室,但缺乏本地工業設施,無法實現產品的量產並根據用戶反饋加以優化。香港先進的基礎研究可以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發達而完善的產業鏈相結合,令科研成果可以落地,而這些成果又可經香港集資出海,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當日下午,調研組又前往仙湖實驗室參觀,瞭解實驗室有關氫能和氫氨融合新能源領域的研究成果。工作人員介紹,碳中和的本質是一場能源革命,用零碳燃料替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路徑。在所有零碳燃料中氫、氨是最有潛力的燃料,但氫在存儲、運輸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仙湖實驗室創新性提出氨作為儲氫介質,將氨能作為能源具有儲氫介質及零碳燃料,解決氫高安全、低成本儲存的重大技術挑戰,以及將氨作為零碳燃料,可以解決交通運輸業零碳燃料、高溫製造業雙碳達標的重大技術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