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濟 兼
據媒體報導,上海首個24小時公園圖書館近日滿月了。這個名為和平書院的圖書館藏書8.2萬餘册,首月接待讀者16.5萬人次,實現圖書借還超5.1萬册次,新增借閱卡讀者逾1800人次,其中不乏深夜借閱的讀者。和平書院的火爆,折射出社會公眾對公共文化空間的渴求。
和平書院做對了什麼?簡單來說,它有幾個特點:一是以城市公園為載體,實際上是在公眾開展休閑活動的集中區域,增加了閱讀消費功能;二是形成多種業態的城市公園閱讀集群,和平書院由綜合館、少兒館、藝術館、刊茶社和一個中心閱讀綠地組成,多元的功能分區更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三是晝夜運營。基於此,和平書院得以實現空間、時間、功能等多個維度服務的拓展,其嶄新的運營模式,是對社會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的有益探索。
營造公共文化空間首先要講究便利性。從單純售賣圖書到提供茶座、飲品服務,書店服務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集閱讀與休閑於一體的新型書店,受到公眾的喜愛。但這些新型書店多數開在商業區,經營面積也比較有限。提升公共文化空間品質,就需要在服務時間、服務空間兩個維度上進行拓展。近年來,我國城市公園建設成效顯著,這些公園集綠蔭、綠道、運動、知識普及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為公眾休閑娛樂提供了空間,在一些農村地區,公共活動場所建設也在推進,倘若能結合城市公園、村社綠地等,因地制宜地推進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將極大便利社會公眾的文化消費和精神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