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充分釋放5G發展潛能
http://www.CRNTT.com   2024-06-04 15:37:53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不久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360萬個,5G用戶普及率超過60%,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超50%,成為承載移動互聯網流量的主力網絡。5G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關鍵技術,也是我國具有全球領先和主導優勢的重要技術領域。5G商用5年來,我國扎實推進5G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取得積極成效。下一階段,要持續強化5G技術產品創新,進一步增強5G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我國信息通信技術更多創新成果。

  5G對我國實體經濟數字化的推進作用日益凸顯。從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看,5G用戶普及帶動移動應用創新,各類視頻和直播分辨率、碼率、幀率持續提升,湧現出一批如虛擬數字人、裸眼3D、雲手機等新興業務,有力撬動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增長。2023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3015億GB,是2019年的2.47倍。從服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看,5G應用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在工業、采礦、電力、港口、文旅、農業等領域實現規模復制,正從行業龍頭企業向中小企業滲透,行業應用案例數已超9.4萬個。一方面,5G對園區自動化管理、設備遠程化控制、企業柔性生產、產品質量管控、生產物流自動化等產生影響,為傳統產業生產各環節降本增效提供新途徑;另一方面,5G也為產品和服務創新帶來新元素,推動“直播+”、低空經濟、虛擬電廠等新產品新業態成長發展。

  雖然我國5G應用發展迅速,行業和個人應用發展水平均處於全球第一梯隊,但要充分釋放5G潛能,仍有一些瓶頸待化解。從供給側看,面向行業高端需求的網絡技術仍需完善,行業芯片、模組、設備等產業尚未成熟。從需求側看,不同行業需求差異大、場景碎片化,定制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價格高,致使一些企業難以承受,但標準化的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又難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還不夠高,企業數字化轉型投資能力不足,限制了基於5G技術的數字化應用發展。從融合角度看,利用5G技術支撐工業現場級通信需要涉及工業裝備等的改造、協議的跨層適配和工藝流程升級,通信和工業融合產業鏈協同難度大。此外,新型終端規模不足、內容生產成本高等問題也限制了個人應用的發展。

  5G賦能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保持戰略定力,多方協同發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持續優化5G網絡,夯實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深入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按需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不斷提升5G網絡質量和用戶感知。研究構建各行業的下一代信息化設施架構,加快推進用戶可便捷運維、易復制推廣、能形成安全保障的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部署,打造各行業共享的數字基礎設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