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向海而生 中非攜手走向深藍
http://www.CRNTT.com   2024-06-09 13:20:03


 
  阿卜迪·杜拉15歲開始捕魚,但依靠路邊售賣的模式無法帶來穩定收入。與中國公司合作後,杜拉的漁獲不再擔心銷路,中國公司照單全收。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產品出口國。近年來,中國與近20個非洲國家開展漁業合作,相關產品年產量約30萬噸。據非盟數據顯示,預計2030年,非洲藍色經濟規模有望增至4050億美元。

  休戚與共 共向深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23年8月於南非舉辦的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中方提出願實施“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著手推動漁業、近海水產養殖、海洋生物技術產品等領域交流與合作,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發展。

  在烏幹達首都坎帕拉市郊的烏幹達水產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水產專家陳太華正蹲在池塘邊查看魚苗情況,一位當地員工熟練地投喂飼料。烏幹達水產研究與發展中心是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烏幹達(三期)南南合作項目水產示範基地,這裡的漁場排灌系統採用中國技術建設而成。

  2022年11月,陳太華等9名中國農業專家抵達烏幹達,執行為期三年的農業技術合作任務。當地漁戶主要養殖胡子鮎、羅非和鏡鯉,由於不瞭解生物特性,也未打通銷售渠道,最初對技術合作積極性不高。

  中國專家團隊因地制宜,設立面積1215平方米的稻田養魚示範池,投放胡子鮎670尾,結合池塘養魚的投喂方式等實用技術,既降低水稻蟲害防治成本,又增加水產品收入,逐漸得到當地認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