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港人有望飛天圓夢 書寫“光輝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17:26:19


 
  假如香港還在英國統治之下,香港居民想都不敢想,有朝一日,有機會搭乘宇宙飛船,遨游太空。這樣說,並非武斷地認為,英國永遠不會在航天領域有所作為。不妨想一想:就算英國有能力把飛船送上月球,會把飛天的機會賜予“二等公民”香港居民嗎?

  回顧英國統治香港百餘年間,在大部分時間段,英國人居住的太平山,不允許香港本地居民涉足;港英政府的中高層官員,都是清一色的英國人,香港本地居民無論多麼優秀,也晉升無望;在經濟、科技、金融、法律、文化等眾多領域,同樣等級森嚴、界限分明。直到1984年中英談判後,香港回歸祖國已成定局,末代港督考慮到延續英國在香港的影響力,才在香港進行了所謂的“政改”。

  航天技術是國家的尖端科技領域,代表著國家科技實力;涉足航天領域的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挑選。在“一國兩制”下,國家對港澳居民和內地居民一視同仁,甚至對港澳居民更高看一眼。港澳居民既是港澳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香港居民真正擺脫了“二等公民”的身份限制。香港專家入選國家航天團隊,有機會參與航天事業,這正是“一國兩制”為香港賦能的體現,正是黨中央、中央政府格外關愛香港的結果,說明香港在國家大局中的分量很重。

  融入國家大局,科研合作走在前列

  李家超表示,今次選出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凸顯了國家重視香港科技發展,肯定香港創科人才的實力。他說:“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一系列措施培育更多科研人才,全力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科技發展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國家看重香港,香港不負國家。在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中,香港現在是參與者,也是貢獻者。一直以來,香港本地大學科研團隊多次為國家航天工程提供科技研究及儀器工具,包括探索月球和火星的航天工程。載荷專家的職責,主要是在太空完成科學試驗和研究任務,香港專家能夠入選,說明其具備完成科研任務的能力,說明香港的科研團隊的實力得到了國家認可,說明國家希望香港繼續在航天科研領域大展身手。──這恰恰是對香港的極大褒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