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徐峰答中評:中止ECFA是反制“台獨”
http://www.CRNTT.com   2024-06-14 00:25:33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峰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記者 段曉魯)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從6月15日起,中止對台灣地區134個稅目進口產品關稅減讓。對此,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峰接受中評社採訪,他表示,賴清德大肆推進“激進台獨”,煽動兩岸政治對抗和經濟“脫鈎斷鏈”,破壞了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基礎的錯誤行徑,是大陸方面不得不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大陸所採取的措施是對“台獨”勢力的有力反制。

  徐峰表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2010年6月29日兩岸兩會負責人簽署的兩岸自由貿易協定,它是兩岸兩個經濟體之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初步框架安排。協議共通過539項大陸對台關稅減讓,涉及農漁、機械、紡織、化工等領域,台灣企業累計獲得關稅減免100多億美元。協議簽訂的前提是兩岸共同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如果這個基礎不存在,協議執行將會遇到很大問題。

  徐峰亦表示,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破壞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稱“九二共識”是“翻過的歷史一頁”,不接受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導致兩岸制度化交流停擺,兩岸和平發展局面被嚴重破壞。前不久,賴清德“520”講話中赤裸提出兩岸“互不隸屬”的“兩國論”主張,充滿敵意和挑釁,是一篇對外公開發表的“台獨自白書”。賴講話表明民進黨兩岸路線由蔡英文的相對溫和的“柔性台獨”走向了明面化的“激進台獨”,“台獨”立場更加激進冒險,完全背離和拋棄了“九二共識”,徹底毀壞了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賴清德這種大肆推進“激進台獨”,煽動兩岸政治對抗和經濟“脫鈎斷鏈”,破壞了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基礎的錯誤行徑,是大陸方面不得不中止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大陸所採取的措施是對“台獨”勢力的有力反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