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橋何以成為全球提琴生產重鎮
http://www.CRNTT.com   2024-06-16 13:54:26


 
  “要讓小提琴音色好、防幹裂,製作木材得風幹50年,以減少其中的水、樹脂等物質。我們創新採用微生物技術,用酒裡的酶提前催化,去除大量雜質,大幅提升提琴製作效率和音質。”李書說。

  黃橋人徐小峰是當地的高級制琴師。在他看來,正是因為追求高品質,黃橋小提琴才能頻繁登上國際樂器展覽會的展台。

  據徐小峰介紹,製作一把提琴需要近200道工序。他堅持從選材做起,每塊琴板都用手工鋸,琴身的孔也用手工來鑽。“從提琴工藝角度來說,手工做和流水線做有很多不同,琴板配置、琴頭製作、音箱和音板調節以及出來的音色全都不一樣。”

  “我的一個產品交給國外客戶後,他開始拉提琴,第一反應是‘好得簡直超乎想象’。”徐小峰說。他在家鄉成立提琴製作工作室,為當地制琴企業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培養了數百名小提琴製作師。

  為提升樂器企業競爭力,當地政府從科技、人才、品牌創建等方面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定期組織樂器企業參加國內外的展銷會和博覽會,不斷拓寬樂器銷售渠道,同時大力推廣音樂教育,讓提琴不僅充實了百姓的“錢袋子”,更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黃橋鎮還將樂器藝術教育推廣到當地中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都能學習拉提琴,很多孩子出生後的玩具就是小提琴。“他們在學音樂過程中培養愛好、陶冶情操。”當地提琴老師錢慧說,不少學生後來走上了專業音樂道路,到國內外知名音樂學府深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