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6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確定了9個進入試點的聯合體,將基於試點積累管理經驗,健全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准入和道路安全管理體系。
此前的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試點內容包括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開展規模化示範應用、探索高精度地圖安全應用等九個方面,將建成一批架構相同、標準統一、業務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級應用試點項目。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及測試評價體系的完善、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車路雲一體化”商業化進入新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外掛式”或“保鏢式”的傳統安全方法已不能完全滿足“零容忍”的高安全需要。實現車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培育新質安全能力,讓智能網聯汽車具備“開箱即用”的默認安全品質,必須構建更加安全的車聯網數字生態系統,並在車聯網數字生態系統規劃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網絡安全風險,形成“內生的先天防禦力”。
車聯網更需關注系統性安全風險
《瞭望》:車聯網是公路交通管理和車輛智能化的重要基礎設施。如何看待車聯網的安全問題?
鄔江興: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建設了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調發展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範道路22000多公里,累計道路測試總里程8800多萬公里,自動駕駛出租車、幹線物流、無人配送等多場景示範應用有序開展。
車聯網實現了車輛內部、路側單元、行人、雲端服務之間的信息交互和協同,可直觀理解為汽車+網絡。這個簡單的加號帶來了無限的商業機遇,讓駕駛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讓城市交通更加智慧、更富有效率。同時,由於車聯網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深度融合,汽車、平台、網絡、數據等多要素安全風險交叉叠加、不斷演變、相互交織,安全隱患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