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健身場地“有沒有”的問題正逐步得到緩解,然而“優不優”、能否和居民需求匹配的問題凸顯。比如,社區健身器材的“適老化”往往做得較好,但“適兒化”有待加強,成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械遠多於孩子們的娛樂設施;一些地方的公共健身器材嚴重老化、疏於維護,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公眾的科學健身意識及技能仍相對薄弱。現實中,有不少健身愛好者盲目熱衷於大重量器械推舉,鍛煉時關節和肌肉不堪重負,以致釀成傷病。
因此,全民健身在繼續解決“有沒有”的同時,還應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好不好”“優不優”上。要持續加大經費投入,豐富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讓人們能就近就便參與體育鍛煉;要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配置標準,確保人們健身安全;還要加強宣介,普及“科學健身、文明健身”的理念,引導更多人科學地參加適宜的體育活動。
當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個性化、多樣化健身需求不斷增長。這種需求是相關公共服務發展的動力,也是激發體育產業活力的源泉。《“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達到5萬億元,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可以說,降低全民健身的參與成本,營造舒適的健身環境,提供多元的優質服務,讓更多人想健身、願健身、能健身,也能助推體育產業加速“跑”。
“健康是1,其他都是後面的0。”全民健身氛圍濃厚,全民健康的基礎也將更加扎實。未來,隨著“15分鐘健身圈”的全覆蓋,將有更多人在運動中收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