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石頭上開花”:兩岸記者參訪黃石公園
http://www.CRNTT.com   2024-07-03 00:51:02


刻有“大冶鐵礦”的完整鐵礦原石及背後遙望的毛澤東塑像。(中評社 李澤璇攝)
  中評社黃石7月3日電(助理記者 李澤璇)公元226年,孫權在鐵山大興開採礦石、爐冶鍛造刀具,為黃石大冶鐵礦書寫下了輝煌開採歷史的第一章。7月2日下午,海峽兩岸記者荊楚行參訪團一行來到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探尋黃石市悠久的礦冶歷史,欣賞礦冶大峽谷的壯美景色。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硬岩復墾基地,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其核心景觀“礦冶大峽谷”是自1955年始開採的東露天采場,於2003年停工,轉入井下作業。如今能觀賞到的礦冶大峽谷形如一只碩大的倒葫蘆,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

  據講解員介紹,1781年來,大冶鐵礦“鍛造”了全國任何礦山都無法比擬的數個“第一”:中國第一家用機器開採的大型露天鐵礦;亞洲最大最早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主要組成部分;中國近代工業先驅張之洞創辦洋務企業保留下來、仍在正常運作的一家;開國領袖毛澤東視察過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鐵礦山;中國第一支大型地質勘探隊——429地質勘探隊在這裡成立,中國第一批女地質隊員在這裡誕生等。

  站在礦冶大峽谷觀景台上,滿眼滿目皆是階梯狀的開採痕跡。每一級“階梯”的落差達到12米,是采礦車逐層、逐級施工而成,開採歷史達到百年以上。而“三山合一”的礦山並不顯得荒蕪,而是綠意盎然,其間還能看到部分暴露的礦石生銹、風化留下的痕跡。

  據講解員介紹,這也是大冶鐵礦“石頭上開花”的傳奇。多年前,礦山還是荒山,“山上堆積著3.6億噸的的礦渣”。經過一代代礦山人的不懈努力,坑底的土壤被不斷地挑上山,在廢石場上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為樹木提供了生長的環境;又經過八位專家的不斷試驗,終於找到了能夠在礦山上生長的刺槐樹,為礦山披上了一件“綠裝”。如今,哪怕是礦山上垂直角度接近90°的坡上,也有刺槐樹在頑強生長。

  台灣工商時報記者賴瑩綺在參觀“亞洲第一天坑”後表示,巨大的礦坑令她十分震撼,“儘管就站在面前,我也很難想象采礦車是怎樣一圈一圈地從山頂挖下去的”。她說,在台灣幾乎沒有這樣的地方,也很少對民眾開放,民眾只能通過電視和視頻瞭解到采礦業。“讓民眾多瞭解曾經采礦業的艱辛與震撼是非常好的,我也希望更多台灣民眾能瞭解到、參觀到‘亞洲第一天坑’的壯觀。”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七屆,每年聚焦一個主題,內容涵蓋湖北悠久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百姓煙火氣的生活等方面。本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共7天,有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時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台灣聯合報、TVBS電視台、東森新媒體、東森電視台、香港中評社、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兩岸20家新聞媒體和自媒體人共28人參與此次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