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河縣許商街道單家園村,遊客在帳篷下休息。(圖源:新華社) |
聚焦農旅融合,打造“采摘經濟”。許商街道黨建引領農村綜合合作示範片區聯合黨委書記胡世訓說,他們整合40餘畝閑散土地,建成10座高標準生態采摘大棚,種植了鮮切花、巨峰葡萄、突尼斯石榴、沾化冬棗等10多種優質花果苗木,既讓遊客體驗到了休閑觀光和采摘嘗鮮的田園樂趣,村集體每年還能增收30萬元。
“在這裡能住溫泉民居,孩子們能采摘和垂釣,還能體驗‘棗林自然課堂’,樂趣無窮。”來自河北滄州的遊客李美娟說。
鄉村旅遊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我家的老房子過去一直閑著,時間長了院子里雜草叢生。入股村經濟合作社後,變成時尚民居出租,每年家里增收1萬多元。”單家園村村民單桂家說。
清水農場、家園民居、村物咖啡店……鄉村振興“連線成景”“多點開花”,讓單家園村成為小有名氣的“網紅村”。2023年,單家園村集體經濟收入30.6萬元,今年預計達到70萬元,羊角嶺等3個村集體收入也增加10多萬元,並帶動村民增收50多萬元。
“截至目前,示範片區共計投資3200餘萬元,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年接待遊客20萬人,營收800萬元,帶動100餘人就近就業。”呂丙淮說。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徐祥臨說,通過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農村“沉睡資源”變成為富民增收的“金飯碗”,實現農業與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促進了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