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圖為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呂山鄉龍溪村的議事公園內,田園議事會成員開展討論協商。(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並首次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對此,多位專家在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把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構建起來,這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此番《決定》表述關係到基層民眾當家做主的權利,有利於社會主義制度本質得到體現。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不斷發展,各方面制度逐漸健全,可以說,中國制度治國的時代全面來臨。/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
專家:全面制度治國時代來臨
《決定》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健全基層民主制度。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
形成制度化是改革主線
著名管理學家、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拓表示,三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意義深遠而重大。以往“人民當家作主”常作為宏觀政策層面的解讀,具體如何當家、如何做主,仍然存在一些堵點難點,此番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就是要從制度層面把“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化、規範化確定下來,把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構建起來,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也是此輪深化改革的一個重點內容,是真正體現社會主義制度本質和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社會主義區別於其他社會制度的最顯著特點,就在於是人民當家作主。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了政權,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以及社會主義制度。”李拓認為,民生等方面如何體現人民民主,相對而言還需要健全。
在他看來,如何把人民當家作主落實落地並形成制度化,這是自中共十八大以來改革的一條主線,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靠制度治理,制度帶有根本性、長遠性和穩定性。也就是說,要保障人民民主有制度可依,有法可依,有渠道可行使,尤其在基層民主層面要加強並健全,不能流於形式上、口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