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軟件產品收入13969億元,同比增長9%,占全行業收入的比重為22.4%。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324億元,同比增長9%;基礎軟件產品收入850.4億元,同比增長10.7%。
蒲鬆濤介紹,今年以來,在開源模式助推下,基礎軟件生態建設取得長足進步。與此同時,工業軟件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智能化進程加速。上半年,開源操作系統根社區openKylin社區單位會員突破500家;統信UOS生態壯大至376.5萬個軟件、40.64萬個硬件;華為鴻蒙生態設備超9億台、開發者超254萬名,上線鴻蒙原生應用超1500個。
趙剛分析,上半年,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呈現出國產化、智能化、規模化的特點。大模型發展推動了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升級換代,人工智能操作系統、深度學習框架、向量數據庫等新興軟件表現突出,工業大模型、工業數字孿生等軟件加快發展。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企業加快上市、併購重組等進程,市場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魏代森認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智能製造是核心,工業軟件深入應用是關鍵,將有效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助推新型工業化發展。軟件企業要加大在核心技術上的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激發創新能力。培養高端軟件人才,增強企業間協同創新,構建開放共享的軟件創新生態體系,推動軟件業高質量發展。
深入推動數實融合
聯想合肥智造基地聯寶工廠的排產員每天要處理8000多張訂單,其中80%是小於5台的小批量客制化訂單,這些訂單來自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排產複雜程度不亞於國際象棋。在智能化轉型之前,工廠只能依靠經驗豐富的排產員借助簡單的排程軟件進行半手工操作,單次端到端要耗費6個小時。在智能化轉型之後,智能排產中的核心算法在1.5分鐘之內就可以完成整個工作。
趙剛認為,數實融合的關鍵是產業數字化轉型,軟件是數實融合的核心動力。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孿生等軟件技術在實體經濟的廣泛應用,有利於實現規模化定制、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端對端交付等先進生產經營模式,顯著提升實體經濟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