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在長春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檢查制氫設備的密封性。(圖源: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新華社:行保護主義之實必傷及自身——三評“中國產能過剩論”
美西方一些國家以“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為托詞和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採取加征關稅、加大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力度等保護主義措施。這些做法本質上是將產能過剩這一經濟概念政治化、標簽化、工具化、武器化,以霸凌思維和做派維護自身發展優勢、打壓遏制新興國家。
美西方之所以炮製“中國產能過剩論”,根本原因在於對新興市場國家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發展感到不安,企圖通過非法手段遏制他國發展,主要目的是為出台各種對華貿易限制舉措營造聲勢,以“防止中國產能過剩衝擊世界市場”為借口行保護主義之實。此舉只會阻礙全球技術進步,損害全球消費者利益,引發全球經濟風險。
數百年來,國際貿易理論不斷發展,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逐漸成為現代國際貿易的基礎,並在實踐中持續深刻地影響著各國政府的政策主張,促使更多國家與企業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跨境貿易。給遵循國際貿易原則的中國扣上“產能過剩”的帽子,這與美西方的選擇性與排他性認知有關。
美西方一方面指責中國的產業補貼是以低價為手段的非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把自己的政府補貼視為扶植優質產業成長之必需;一方面指責中國產品憑借技術和成本優勢熱銷全球是傾銷,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優勢產品走俏國際市場稱為自由貿易的結果;一方面將目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困境歸結為新能源產能不足,另一方面卻反過來指責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這種認知與判斷,折射出美西方的觀念偏執以及自私心態。
美歐多國專家和業內人士警告,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打壓遏制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的優勢,不僅擾亂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穩定,損害企業和消費者利益,而且將破壞美西方自身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