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月宮”、“摘”星辰 深空探測新動作
http://www.CRNTT.com   2024-09-09 14:52:52


 
  要在一次任務中盡可能采到富集生命痕跡信息的樣品,取樣地點和方式十分關鍵。“研發團隊開展了大量研究,初步在克律塞平原和烏托邦平原選定了候選著陸點,並計劃在著陸點進行取樣。”劉繼忠介紹,為達到取樣的多樣性,將採取三種取樣手段:表面取樣通過機器手實現更大範圍樣品采集;鑽取將采集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樣品;還專門研製了一個飛行器,可以采集更遠範圍的樣品。

  國際合作也是天問三號的重要部分。劉繼忠介紹,在天問三號探測器的軌道器和服務器上,專門預留了約30公斤資源用於搭載國際合作載荷。後續在適當的時間,會向國際發布關於征集國際合作載荷的公告等。

  ——預防小行星撞地球

  在太陽系中,既有月球和火星這樣備受矚目的“主角”,也有數量眾多的“群演”——小行星。目前已知小行星數量超過130萬顆,它們通常“按部就班”地在太陽系中穩定運行,而有些小行星運行軌跡接近地球,被稱為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撞擊被列為威脅人類生存的二十大災難之首,未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極有可能發生,我們必須構建起牢不可破的行星防禦安全網。”嫦娥七號任務副總設計師唐玉華說,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倡議,並將於近期實施一次在軌的防禦任務。

  唐玉華介紹,我國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計劃選用“伴飛+動能撞擊+伴飛”模式,當撞擊器對目標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時,探測器對撞擊過程進行全程觀測,並在撞擊後繼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和科學探測等工作,通過一次任務實現“動能撞擊+天基評估”。

  根據設想,此次任務實施後,預期可使目標小行星的速度增量大於每秒一厘米,撞後一年內,小行星軌道向偏離地球方向改變超900公里。撞後將通過天地聯合,開展小行星軌道、形貌和濺射物變化的觀測。

  探索廣袤深空,我們一起期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