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農業農村部點名通報!警惕“雲養經濟”騙局
http://www.CRNTT.com   2024-09-17 16:38:55


本文作者喬金亮(圖源:經濟日報)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近期,一些不法企業和個人打著“雲養經濟”的旗號,通過互聯網、電話宣傳、組織聚餐旅遊和參觀養殖場等方式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線上認購魚類、畜禽、茶場等,承諾到期後可獲得高額回報,吸引群眾投入資金。這類違法行為已在近日被農業農村部點名通報。

  按照規定,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各類行為屬非法集資。近年來,涉農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農業政策、發展現代農業、開發特色產品等名義欺瞞群眾、騙取資金。被點名的上述“雲養經濟”業務已脫離了商品交易的實質,異化為追求高額回報的非法集資行為,資金安全無法保障。事實上,近年來,不少“雲養經濟”平台“爆雷”,一些打著“雲養經濟”旗號的非法集資行為受到查處。

  梳理起來,這類非法集資有三大套路。套路一是以新概念新技術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實際是投資者認養的畜禽根本不存在,或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套路二是向投資者承諾短期內可以獲得高額回報,且保證低風險甚至無風險,實際背後並無真實的盈利模式支撐。套路三是以“拉人頭”方式鼓勵投資者發展下線,並根據用戶所在層級進行提成,具有傳銷性質。由於非法吸收的資金大多在個人或第三方關聯賬戶,追贓挽損難度大。

  當然,要把打著“雲養經濟”旗號的違法行為與正常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區分開來。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催生了一批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農業融合,一些地方出現“雲養殖”“雲種植”等做法。合法合規的“雲”本身是一種農業業態和模式。例如,有的利用物聯網對養殖環境實時監測,實現了農業管理“天上看、雲里算、掌上管”,這屬於智慧農業的範疇,除了農產品售賣,不存在直接向公眾收費的情況;有的讓消費者認購一定的種植或養殖份額,享受對應農產品的產權,在線見證生產過程,成熟時配送到家,這屬於分享農業的範疇,參與者本質上是消費者,而非投資者。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是消費者也可以是投資者,怎麼花錢當然自己說了算。但是,投資須謹慎。農業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通常情況下利潤率是有限的,對此要有清醒認識,不要輕信“一本萬利”的高額回報,以免中了圈套。投資是有風險也是有門檻的,要對行業有所瞭解,對項目認真研究,掏錢之前盡可能瞭解相關專業知識。此前的“訂單農業”領域騙局盯上的主要是農民,“雲養經濟”領域騙局瞄上的則主要是市民。無論哪種騙局,不管盯上的是哪類人群,都要綳緊一根弦——越是說得天花亂墜,越是承諾收益遠超預期的,越要警惕。

  民以食為天。農業雖可能利薄,但卻是永遠的朝陽行業。對方是不是真心搞農業,項目有沒有那麼好,用心看是可以感受到的。凡事多問自己和對方幾個問題,有助於弄清真實情況。辦養殖場需要手續,就要問問有沒有合法資質、養殖場究竟存不存在?算一算賬,究竟正常經營能不能實現所謂收益、是否明顯偏離技術常識和市場規律?交出的錢在哪裡監管、分紅的錢又從何而來?其實,看好農業前景的、有志於鄉村產業的,不妨自己親身投入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把“雲”掌握在自己手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