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新華社消息,行走在天津的解放北路,兩側林林總總的西洋建築令人目不暇接,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這條路在近代中國成為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國際金融機構的聚集也使其有著“東方華爾街”的稱呼。
伴隨著中國本土金融業的高速發展,解放北路經歷了時間的洗禮,成為天津金融板塊的縮影。如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天津這座港口城市被賦予了包括“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簡稱“金創區”)在內的定位。通過不斷深耕,天津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增強,一條求新向實的金融創新之路正不斷拓寬。
科創堵點如何解?
位於天開高教科創園的天津永續新材料有限公司內,一罐乳白色的膠狀物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是公司的拳頭產品納米纖維素,應用於食品保鮮等領域。
“不到一年,我們的科研成果就實現了產業化,我們希望成為天開園首批IPO的公司。”公司董事長劉朝輝說。
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必須邁過資金這道坎,劉朝輝對此感受深刻。不久前,公司從4家銀行獲得2200萬元貸款。如今,公司手握500多萬元訂單,預計年底這一數字將超過2000萬元。
作為科技創新策源地,去年5月剛成立的天開園已成為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的“練兵場”。一年多時間,有7家銀行在此設立科創特色機構,113家金融機構與天開園簽約,總規模超77億元的11只基金在此設立。今年上半年,天開園企業投融資額超9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