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從大灣村、小崗村到利民村看中國鄉村振興
http://www.CRNTT.com   2024-10-12 10:57:15


 
  76歲的村民汪能保說,他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補助和宅基地騰退補貼,搬到了老宅對面的新房。家里通了自來水,還擁有獨立的廚房、衛生間,“這在以前想都想不到”。

  記者採訪瞭解到,通過宅基地有償退出增加的耕地指標,大灣村交由上級政府部門統籌使用,獲得集體經濟收入補貼,同時通過“增減掛鈎”為村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這部分建設用地指標主要用於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村莊基礎設施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目前,通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大灣村引進了2個產業項目。”花石鄉自然資源中心主任張捷告訴記者,大灣村盤活了“沉睡”的土地資源,找到了激活要素資源、夯實集體經濟根基的“杠杆支點”。

  如今,“大灣十里漂流”成為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產業項目,這正是該村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的成果。2020年8月投入運營以來,該項目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成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助推器”。

  得益於改革創新,盤活閑置資源的村莊越來越多。在利民村,閑置多年的鄉村小學也得到了利用。今年7月,返鄉創業的韓林亮看中了這片布滿雜草的校舍用地。

  “我們村是方圓50里內有名的木工村,我希望在家鄉開一個家具加工廠,讓村里的老木匠有活幹,把優質的木匠手藝傳承下來。”韓林亮說,村里考慮到其前期投入成本較高,校舍租金收得較低,後期根據效益再相應提高。

  一項項改革創新舉措,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釋放紅利。

  資金入股、資產租賃、收益分紅……記者在大灣村實地走訪調查6個村民組看到,“村有產業”正在通過多種方法促進著“戶有收益”。近年來,大灣村村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7120元增加到去年的2.2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