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以全運會為契機強化香港體育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4-10-15 14:01:03


 
  體育旅遊可成發展新動力

  在賽事營運方面,香港可以借鏡以往舉辦國際賽事的成功經驗,從賽事的宣傳推廣、賽程安排到現場管理等環節進行精心策劃,吸引更多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提升香港體育賽事的知名度。透過與商業贊助商的緊密合作,探索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實現賽事營運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培養運動管理、賽事營運、運動行銷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打造一支專業的運動產業團隊。

  體育旅遊是極具潛力、值得重點開發的領域。協辦全運會更是發展運動旅遊的絕佳時機。香港在舉辦馬術、三項鐵人、馬拉松、高爾夫球等體育賽事時,可結合不同地區的風景特色,設計一系列蘊含香港特色的運動旅遊路線。例如“街馬”可以串連街區特色;“毅行者”和三項鐵人則可貫穿鄉郊水岸。這樣的結合,不僅能讓遊客盡情享受體育的激情與旅遊的愜意,而且能有力地帶動服務、創造品牌、建立新消費群、促進區域內需以至外循環。如此,體育旅遊將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創造更多的綜合效益。

  打造“一小時體育文化圈”

  政策有多進取、資源有多豐富,香港作為一個衹有約75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要發展體育產業畢竟會有點捉襟見肘之感。在這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可能是最佳出路。大灣區總人口超過8600萬,這些潛在的觀眾群,足以令大灣區有潛力舉辦媲美英超的大型體育賽事,透過舉辦各種大型體育賽事,更能擴大體育產業的外旋力及上旋力,提升國家的軟實力。

  此外,香港亦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力打造“體育+健康”、“體育+旅遊”、“體育+文化”等產業系列,不單可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更可將大灣區打造成體育產業中心,吸引更多的國際運動賽事和活動落腳此地,進一步擴大運動市場的規模。

  筆者認為,在全運會之後,香港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同探索合辦國際綜合運動會的可能性。這類國際性賽事的商業價值不用多述,同時也能促進區域體育資源的共享與最佳化配置,也借此加強與其他城市在運動賽事組織、運動員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同時打造一個“一小時體育文化圈”,進一步豐富建設大灣區的內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