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活方式融入秘魯當地文化
經過數代人不懈努力,華人不僅在經濟上作出了巨大貢獻,還通過飲食、文化和商業活動深刻影響秘魯社會,華人移民為多元化的秘魯社會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中秘混合飲食文化的代表“Chifa”餐飲。“Chifa”(吃飯)一詞語源於廣東話,指的是提供中國菜的餐廳或場所,也泛指在這種中餐館烹制和供應的所有菜肴。
秘魯中山會館主席陳偉業介紹說,如今,“Chifa”餐飲已成為秘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首都利馬擁有近1萬家中餐館,在這些餐館裡都可以直接用中文點菜:炒飯、炒面、雲吞、雜碎、白切雞、白菜,隨隨便便都是中國常用的菜名。
秘魯川渝商會會長李冬生在利馬經營川味館已有20餘年,他告訴記者,當地菜品偏向甜酸味,而川菜是麻辣鮮香的重口味。當地民眾雖對川菜瞭解不多,但嘗過川菜後對其評價非常高,不少人愛上蒜泥白肉、椒鹽蝦、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菜品。
因為秘魯對文化的包容性,很多源於中國的詞匯已被納入當地語言,並被頻繁使用,尤其是在口語表達和日常寫作中。包括“Chifa”在內,諸如,在秘魯出生的華裔被稱為“Tusan”(粵語“土生”的意思);粵語中對生姜的稱呼“Kion”等。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移民歷史較長的華人家族為融入當地社會改用西班牙語姓氏,從姓氏或面孔難以辨別不少秘魯人的華裔血統,但他們卻對自己的血統有著清楚認知,還有很多有著類似情況的秘魯華裔試圖尋找他們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