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京大屠殺:民族苦難到世界記憶的漫漫長路
http://www.CRNTT.com   2024-12-14 09:51:08


 
  這本書後來蟬聯暢銷書榜首,引發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更廣泛關注。

  張純如的書也促使魯照寧重新審視家鄉。2002年,他首次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次經歷改變了他的生活重心。1980年,16歲的魯照寧隨父母移民美國時,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隨著對那段歷史的深入瞭解,他發現自己家也和大屠殺有關:他的二爺爺魯葆寅被侵華日軍用刺刀刺死。

  他開始在國外搜尋抗戰文物。“我每天花4個小時左右瀏覽網頁,搜尋史料。有時在旅行路上、吃飯間隙,也會通過手機搜索、競拍。”他說。

  20年來,他向不同機構捐贈了超過3000件(套)揭露二戰期間日軍在華暴行的文物史料。

  今年剛退休的魯照寧曾是紐約一家電力公司工程師,他坦言,搜尋文物的開銷不小,家人起初反對,但後來逐漸默許、支持。

  “我要讓更多人瞭解曾經發生的歷史悲劇,不要讓它重演。”魯照寧希望更多人瞭解和平的可貴。

  2014年,中國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有這樣一個公祭日,是一種進步,也是民族和國家強大的表現。”魯照寧說。他注意到,公祭日在美國和加拿大華人較多的地方都有報導和紀念活動。

  為讓這段歷史為世界所知,作為每年國家公祭儀式固定舉辦地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多年來持續赴美國、日本、法國、菲律賓等地辦展。原館長朱成山回憶,為銘記歷史,1983年底南京市開始籌建紀念館。1985年8月15日,紀念館建成開放。截至目前,紀念館藏品總量超過19.4萬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