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ECFA生變 劉燈鐘語中評:台灣外貿艱困
http://www.CRNTT.com   2024-06-04 00:56:04


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6月4日電(記者 方敬為)大陸將於6月15日中止部份ECFA“早收清單”項目關稅減讓,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相關宣告在中日韓峰會之後,不排除有所脈絡,由於峰會聚焦經貿議題,普遍認為三方FTA取得進展,日、韓產業結構與台相近,經貿是競爭關係,當中日韓貿易關係靠近,台灣卻失去兩岸貿易優勢,外貿處境恐怕越趨艱困。

  劉燈鐘,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現任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中華卓越青工總會會長。

  大陸將於自6月15日起,對台灣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國台辦對外表示,此舉的根本原因是民進黨當局堅持“台獨”立場,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早收清單優惠稅率項目中止比例迄今已達28%。

  劉燈鐘認為,大陸擴大中止ECFA早收清單稅率項目,對台灣中小企業雪上加霜。由於台灣政府在經濟發展上,過度傾斜於半導體、資通訊等科技產業,導致少數產業發展熱絡,多數產業卻不景氣。尤其是大多數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受惠於ECFA早收清單稅率,過去可以透過外銷大陸拓展海外市場,一旦優惠稅率中止,台灣的中小企業與傳產首當其衝。

  劉燈鐘分析,5月27日召開中日韓峰會,5月31日大陸財政部公告擴大ECFA早收清單項目稅率中止,前後關係或有脈絡可循,由於中日韓峰會除了政治議題,另外聚焦經貿合作,三方都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成員,這次峰會三方並同意推進2019年以來擱置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藉深化彼此商貿關係來提振經濟,並將三方的合作制度化。

  他指出,普遍認為中日韓峰會在三方FTA上取得重大進展,大陸方面在經貿關係上,必然得開始有所調整,台、日、韓的產業結構相近,過去大陸在許多貿易措施上惠台,如今要與日、韓調整貿易合作模式,又碰到兩岸交惡的問題,因此擴大中止ECFA優惠稅率項目,有一舉兩得的意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