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東測226號測量船。(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9月底,東海艦隊某測量船大隊的年度任務統計表上,一條醒目的曲綫一路攀升,創造了該大隊的一項新紀錄:從今年3月到現在,該大隊海測總航程累計達到12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3圈。撫今追昔,官兵們高興地說,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高效率。
解放軍報報道,“過去測量儀器落後,測量船艇噸位小、航速慢,測量效率低。如今技術進步了,我們不僅能够取得優質數據,而且具備了中遠海測量能力。”該大隊政委鄒興國介紹說。從幾十年前的木質小船,到如今的多功能現代化測量船;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手搖、眼瞄、口喊”測量裝備,到現在測量手段實現自動化;從上個世紀80年代用鉛筆、小筆尖、尺子繪圖,到現在利用電腦實時繪圖……說起人民海軍海測科技的進步,這個測量船大隊的官兵如數家珍。他們曾在國內水文界最早將計算機仿真技術成功實踐于水文氣象調查資料分析和難題解析,最先將國際先進水文氣象調查裝備應用于水文調查第一綫,填補了我軍海測史上的一個個空白。
近年來,大隊官兵依靠科技進步取得多項科研成果。一等功臣、原測繪處高級工程師宋興堯指導編制完成的“海軍海洋調查資料預處理”系統,使十幾年累積起來的海洋調查資料在短期內完成標准化處理。以測繪處處長林友財、高級工程師許家琨爲代表的科技隊伍,研發出無人驗潮作業系統、沿岸海島機動作業系統等十多項科技成果。去年,某型遠洋綜合調查測量船落戶這個大隊,船上裝備了十多套先進的精密測量儀器,可完成海洋重力、磁力、水深、聲速、溫度、鹽度、密度等數十種綜合海洋環境要素測量。
科技進步大幅提高了該大隊履行使命的能力。去年,他們出色完成了我國領海基點標志測量和建設等重大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