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第一次參加轉椅訓練,5分鐘就感覺天旋地轉,下來後整整一天都吃不下飯。
“夢想從來都不會輕輕鬆鬆實現,是就此退縮讓夢想化為泡影,還是迎難而上邁過這道坎?我下定決心,拼了!”她回憶道,休息時間,她自行“加餐”打地轉。
超重耐力訓練曾經是陳冬的弱項。為了攻克難關,晚上他躺在床上,把借來的杠鈴片壓在身上,感覺重量不夠,就讓父親一起幫著壓。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先後選拔的兩批21名航天員全部順利通過考核,全部具備獨立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能力,創造了世界航天員訓練零淘汰率的紀錄。
“時刻準備著”
首批14名航天員人人都具備上天的能力,但由於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並非都有上天的機會。
2014年,吳傑、李慶龍、陳全、趙傳東、潘占春因年齡原因正式停航停訓,再也沒有機會出征太空。
告別航天員生涯的儀式上,趙傳東形容自己心情五味雜陳,“有不舍,有遺憾。但16年來我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在努力爭取,我問心無愧。”
“沒有飛天,自己總感覺跟沒有完成任務一樣。”吳傑說。
鄧清明是目前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年來他3次入選備份乘組,3度與飛天失之交臂。
鄧清明用戰友的經歷鼓勵自己。劉旺用14年換來了“太空穿針”的完美表現,張曉光用15年換來了15天的太空飛行。“只有自己不放棄,別人才不會放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