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殲20機身現神秘斑點 或已進行投彈測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3 10:36:44  


飛行試驗場的2002號殲-20戰機。
 
  俄羅斯航空武器專家認為,殲-20的體型明顯超過美俄兩國的第五代戰機,它的這一特點也是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專家認為,該機的巨大機體設計使其具備了對大型海上目標發動攻擊的能力。

  另外,殲-20在最近的試飛中還大秀一些高難度機動動作,這顯示出該機具備了非常優異的機動能力。最近,中國軍事網站出現了一組連續圖片,顯示殲-20原型機在試飛時完成了“大迎角附加滾轉”動作,這說明該機已經進入機動性能測試階段。由於“大迎角附加滾轉”動作已經接近於“超機動”範疇,這說明殲-20的氣動布局先進,具備了“超機動”性能,。

  “超機動”一般指“大迎角以及過失速條件下的飛機控制能力”,目前世界上一般公認五代機應該具備“4S”特性,即“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超視距打擊”(英文均以S開頭)。
  除此之外,兩位澳大利亞軍事專家卡羅.庫珀和邁克爾.佩洛西近日利用計算機模型對殲-20和T-50的雷達反射面積進行了模擬。兩位專家利用多個波段測試了這兩款隱形戰機的雷達反射強度的空間分布,認為殲-20和T-50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均呈現典型的 “領結式” 分布,但是二者在雷達隱身性能方面有差異。

  “領結式” 分布說明這兩款戰機的前向隱身性能都很優異,但側向有比較明顯的反射波瓣。對手是2米波段的 VHF 雷達,殲-20和T-50的隱形性能均不理想。隨著波長變短,殲-20和T-50戰機的雷達隱身性能不斷改善,但外形設計更為精細的殲-20在信號控制水平上相比T-50有著明顯優勢,殲-20的隱身性能在T-50之上。

  除此之外,通過取消腹鰭、改裝矩形橫截面噴管、消除翼身過渡段和機身側面的圓弧過渡區等措施,殲-20的側向和後向隱形性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而 T-50除了可改用類似F-22的風格尾噴管外,已經沒有多少改進的餘地,成熟版殲-20與T-50在隱形性能上的差距將比原型機階段更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