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艦艇部隊改革夥食保障 水兵吃飯“短平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5 10:00:45  


海軍某驅逐艦支隊編隊遠海訓練。
  高強度演練之後,官兵饑腸轆轆,充饑的卻只有戰備幹糧。一篇反映成都軍區某團官兵“練胃”的新聞稿,引來八方響應。看來,戰友們讀懂了該團官兵為何“自討苦吃”。戰備幹糧好吃嗎?不好吃。不好吃還要吃,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打仗必須吃。

  古人雲: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軍人所做何事?只有一件事:打仗。軍人生來為打仗,打仗必須能吃苦。這種苦平時就要肯吃、能吃、會吃。軍人的餐桌,也是向和平積習開刀的戰場。軍人看《舌尖上的中國》,應該看出另一種感悟——要讓百姓嘗出和平安寧的甜美,戰士就必須吞下常備不懈的艱辛!

  “鹽城”艦海上訓練官兵吃飯見縫插針

  全程沒有開飯廣播

  熟悉艦艇的人都知道,軍艦靠艙內廣播下達各種命令。起床、吃飯、就寢……都由廣播來安排。然而,在4月下旬的一次出海訓練中,海軍“鹽城”艦上以往熟悉的“開飯廣播”卻始終沒有響起。隨艦採訪的記者有點納悶:今天難道不開飯?

  “這就是今天的午餐,餓了就吃。”“鹽城”艦軍需主任王濤遞給記者一份便攜式營養餐。記者拆開這份營養餐,只見主食有火燒、面包,副食有火腿片、榨菜等,此外還搭配了番茄醬、奶油、礦泉水。“這頓午飯有點簡單,但我們計算過,食品提供的卡路裡足夠了。”王主任說。

  就餐習慣的改變折射出水兵戰備觀念的進步。“海上訓練,經常遭遇大風浪,炊事員連站都站不穩,鍋蓋螺絲擰得慢些,就可能把一鍋稀粥掀到天花板上。因此,湯湯水水的中餐並不適合海軍。再說,出海就是打仗,戰鬥警報一刻不解除,人人就都得鉚在戰位上,哪能按正點開飯?” 艦長張若飛說。

  據悉,為滿足極限條件下航行、高強度訓練和作戰需要,“鹽城”艦參考了其他軍兵種野戰食品、國外海軍簡易冷餐等實例,在營養專家指導下搭配了便攜式營養餐,並改變集中定點開飯的傳統做法,將就餐主動權交給官兵,倡導吃飯靈活機動“短平快”。記者穿行於艙室之間,看到戰位上有的水兵從挎包中取出便攜式營養餐見縫插針就餐,訓練並沒有間斷。 

  “這樣吃飯習慣嗎?”記者問。“這很正常,打仗就得有啥吃啥、先填飽肚子再說!”一名水兵狼吞虎咽,頭也不抬地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