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殲15總師:中國激光成型鈦合金構件優於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2 08:11:26  


 
  因此,現在評估和蘇-33極為相似的殲-15制空性能,也要看看其能否解決這兩個重大問題。首先是減重。現代戰鬥機減重,無外乎有兩個途徑。第一是設計上優化,第二是使用新型材料。前蘇聯的蘇-27就充分體現了設計減重的思路。這款使用超過60%鋁合金的戰機,由於廣泛採用結構系統布局一體化、總體、結構布局一體化、結構局部合理化設計等來減輕結構重量。而孫聰在央視訪談中也講到:“減重的工作是相當複雜的。首先你要是在載荷的設計上,在結構的這個設計的靈巧性,就是結構的效率上,在選材上,等等這一系列的實現最終的重量的減少。”

  此外大量使用新材料已經成為作戰飛機減重的普遍方法。在應用新材料減重上,使用鈦合金和複合材料越來越成為主流。F-22使用鈦合金和複合材料比例已經達到了66%,而傳統的鋼和鋁合金還不到20%。從最近的媒體報道上來看,中國在航空用鈦合金的發展上十分迅速。中國鈦合金研發上,其性能水平、生產工藝、流程及標準目前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鈦合金加工方面,2013年1月18日召開的2012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華明教授主持的“飛機鈦合金大型複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飛機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術的國家。而且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優於美國的激光成形鈦合金構件,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鈦合金大型主承力構件製造且付諸實用的國家。中國的殲15如果能在設計上體現創新特色,盡可能減少結構重量,同時在材料上大量應用鈦合金等航空新材料,再加上國內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複合材料,殲-15實現空重的降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次是在航空電子領域。相對於前蘇聯,中國的電子工業正在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機載火控雷達上,中國的殲10、殲11已經裝備了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而據媒體披露新的殲10B戰機更裝備了相控陣雷達。由於中國在相控陣雷達收發組件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上技術已經有長足進步,因此殲15在機載雷達方面完全能夠與“超級大黃蜂”處於同一檔次,甚至能夠達到陣風M的水平。而且和已經過去蘇式戰機複雜繁瑣的飛行儀表座艙相比,中國大量現役的三代戰機已經安裝了大量多功能顯示器,甚至還用上了彩色液晶顯示器。在央視欄目《面對面》中,一些網友已經發現殲-15模擬器的座艙就至少有三個多功能顯示器。應該說,殲-15的整個座艙技術水平雖不能與F-35相媲美,但達到超級大黃蜂M的水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因此現在我們判斷殲-15性能,“與俄羅斯蘇-33、美國F/A-18等世界現役主力艦載戰鬥機相媲美”不是單純的宣傳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技術基礎。但是現在很多觀點認為,殲-15的滑躍起飛方式,存在先天的不足,限制了殲-15在對地對海攻擊等多用途方面的性能。那麼,殲-15能不能改裝成彈射起飛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