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巧避中國鋒芒 日媒再提價值觀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00:30:1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記者 黃博寧編譯報道)日本《朝日新聞》16日發表社論認為,在阿拉伯之春後,中東能源供應不穩定的情況下,日本應與自然資源豐富的中亞各國加強友好關係。社論認為,在地緣政治前提下,中國在中亞國家中一定會扮演重要角色,日本不宜直接挑戰中國,而是應該幫助中亞國家建立民主、自由市場和積極的投資環境,消除發生“阿拉伯之春”的隱患,穩定該地區。從而使該地區可以穩定地為日本提供自然資源,讓日本從中獲利。

  文章編譯如下:

  日本需要和有豐富資源的國家加強友好關係:不只是為了短期利益,還要與其建立持久有建設性的關係。

  中亞的土庫曼斯坦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排名第四的國家。東亞的蒙古擁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從銅、煤炭到稀有金屬資源。兩國領導人最近都訪問了日本,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

  日本同意增加在土庫曼斯坦的日本工廠數量,其中以自然資源領域的開發為主。兩國將合作一項價值1萬億日圓(約合100億美元)的項目,其中包含一家天然氣化工廠的建設。

  日本也與蒙古簽訂了長期的煤炭供應協議。

  中亞五國以前都曾經是蘇聯加盟共和國,蒙古是蘇聯的衛星國之一。這些國家都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因處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戰略地位而在歐亞大陸上顯得十分重要。

  在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問題發生後,中東國家的能源供應前景不明。因此,日本更應該加強與新興資源型國家的關係。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