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式恐怖主義是如何煉成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4 11:13:00  


  作者: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這注定是美國尷尬且悲傷的一天。當地時間9月16日早上,美國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發生槍擊血案,13人死亡。槍擊發生地點距離白宮僅4.8公里。凶徒竟然是軍人,而且獲得過勛章,依然有案犯在逃。

  軍事要地發生槍擊,而且是美國國民所為,誠為美國社會之尷尬。從以前不斷出現的校園槍擊案,到今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不管暴力製造者是純粹的本土人,還是後來歸化的其他族裔美國人,都不由讓人追問:美國到底怎麼了?美國引以為傲的熔爐文化,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不管是白皮膚還是黃皮膚,不管是政治避難還是自由移民。美國是自由世界,但自由應該有邊際,而且應該讓生活在這個國度的人民免於不可預期的恐襲和由之帶來的恐懼。

  其他國家也會發生暴力刑事案件——但和美國不同,美國允許個人使用武器,儘管需要許可。但有槍在手,槍擊暴力事件就會在美國的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但美國的立國精神和法治傳統,卻使控槍成為美國政治的老大難,國會裡面兩黨吵個不停,輿論民意莫衷一是。沒有哪個總統能在控槍立法監管上有所作為。美國總統,大抵都曾為美國社會的槍擊案所困擾,但沒有哪個總統任內,像奧巴馬這般頻繁遭遇槍擊案的煎熬。

  9.11事件後美國震驚於基地組織策劃的恐怖襲擊,小布什總統實施了內防外打的反恐戰略。在內,通過立法和政府機構的重組,在美國本土構築反恐大網,將恐怖襲擊阻止於美國國境之外。在外,通過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反恐戰爭,力求祛除恐怖主義的源頭,消滅基地組織的頭子本-拉登。但伊拉克讓美國陷入越戰後的戰爭泥潭,最終還是有奧巴馬總統完成了小布什總統的反恐使命:從伊拉克撤軍和擊斃本-拉登。
 
  小布什時代阻止了外來恐怖分子對美國的滲透,但並沒有給美國人帶來真正的安全。美國大兵在兩場反恐戰爭中傷亡數萬人,雖然不及越戰死傷人數,但給眾多美國家庭帶來了傷痛,也給美國軍人留下了難以彌合的身體和精神傷痛。據悉,此番美國槍擊事件的嫌煩之一,34歲的死者阿倫.亞力克西就是因為當年目睹9.11恐襲而留下嚴重的精神障礙。

  奧巴馬時代,雖然收拾了小布什總統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留下的兩個爛攤子,但也遇上了更糟糕的經濟危機。救美國經濟,反恐在奧巴馬眼裡就不再重要,恐襲在美國抬頭。而且,經濟危機讓美國民生凋敝,高失業率讓年輕人失去希望,反社會情緒發酵。不過,這次恐襲的主角變成了美國人自己,是美國社會典型的內生恐怖。
 
  其實,不管是多次發生的校園槍擊案,還是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還是此番軍人襲擊案,這些暴力場景都曾在好萊塢電影中出現過。藝術是生活的再現,現實是藝術的源泉,在旁觀者看來幸福自由的美國人,自有其文化語境下的困擾。美國好萊塢電影和活生生的暴力襲擊案件,給人的感覺是美國人很脆弱,脆弱到必須要用暴力來發洩。按照奧巴馬總統的話說,就是“懦弱”——這個詞幾乎成了奧巴馬遇到此類事件的標準化“台詞”。但面對“懦弱”的暴力分子,美國總統的無所作為更讓人無奈。
 
  更為諷刺的是,斯諾登事件讓美國振振有辭,奧巴馬給出的理由是監控為了反恐。但對於這場發生在美國“心臟”的軍人暴力襲擊,美國FBI和CIA醜丟大了。如此有配合的暴力襲擊組合為何能夠發生?何況,其中一位還有暴力前科。該監聽的沒有效果,該嚴控的卻大撒把,奧巴馬在關心敘利亞化武襲擊的同時,應該好好管一管自己人,驅散籠罩於美國上空的內生恐怖陰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