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媒:就算解放軍登上釣魚島 美軍也不會出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8 09:26:20  


資料圖:中日艦船在釣魚島海域對峙。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韓國紐西斯通訊社稱,中日關係持續惡化,反映了日本在歷經20年衰退後影響力下滑和中國在經濟外交等領域快速崛起導致的國際權力再平衡。俄羅斯liga網站題為“日本準備與中國爭奪影響力”的文章稱,安倍表示日本將在亞洲發揮更大作用,旨在阻止中國影響力增強。

  《華爾街日報》在刊登安倍專訪時評論說,訪談中的觀點體現了安倍長期以來的民族主義立場。“美國之音”稱,他推行的保守主義議程包括修改日本戰後和平憲法,加強日本防禦態勢,以一種較少道歉的基調重新修改戰爭歷史。

  《福布斯》網站文章說,儘管人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安倍經濟學上,但是安倍任職期間影響最持久和最重大的“遺產”將是為日本確立一條更加強健和獨立的外交與國家安全道路。文章認為,對於安倍來說,部分原因是他為了盡孝,完成他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的遺願:一個不屈服於美國的更加強大的日本。同時,也是他對今天和明天地緣政治必然趨勢的解讀:中國和美國尋求一個穩定的美中暫時妥協,這種必然的趨勢預示著美日同盟關係將要發生深層次的結構變化,如果安倍的目的在於短期內削減美國對美日安全關係的主導權,如果他長遠的目標是希望結束這種關係並且準備建立起獨立的國防態勢,那麼他該做什麼呢?答案就是他目前在做的事。

  安倍自感有了與鄰國硬碰硬“資本”。日本埼玉大學客座教授武者陵司撰文稱,高支持率、執政黨在國會上占據優勢和日本民眾要求國家擁有強力領導人的向心力,讓安倍這個保守主義“世界最弱”首相得到“最強發揮”。他說,現在世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課題是共產主義中國成為經濟強國,這個在體制上非常巨大的“錯位”該如何應對?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倍登場具有地緣政治學和歷史必然的要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