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海基核力量遠超中國 足夠他國趕上一陣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30 08:44:29  


 
  冷戰結束,美國的水下核力量也處於變化當中。從2002年到2010年,美軍原先準備退役的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被改裝成了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每艘潛艇的22個導彈發射井被改裝成巡航導彈垂直發射裝置,每個發射井可攜帶7枚戰斧巡航導彈。這就意味著1艘改裝型俄亥俄級可攜帶154枚巡航導彈,4艘加起來總共有616枚巡航導彈,再加上其水下的隱蔽性,其攻擊能力可見一斑。這四艘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要將服役到2023-2026年才會退役。 

  而在2008年,美國剩下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則全部裝備了“三叉戟-II”D5導彈。雖然14艘俄亥俄級潛艇總共攜帶336枚三叉戟導彈和2688個彈頭,但導彈的射程增加了,而且由於攜帶了更先進的W88彈頭,總的核打擊當量,也比以前有了增加。在2002年美俄簽訂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將使“三叉戟-II”D5導彈的彈頭數限制在4-5個。在2011年美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生效後,美國海基核力量總的核彈頭數將限制在1152個,也就是說每枚“三叉戟-II”D5導彈的彈頭數將減為3-4個。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三叉戟-II”D5導彈固然是“神器”,但這對於現在的美國來說也很難複制。就像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曾經登上月球的美國為啥連航天飛機都養不活。殊不知,冷戰時期的美國與現在的美國,在工業生產、經濟驅動方式、社會構成上都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美國現在的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到2029年將會退役,因此美軍必須考慮下一代戰略核潛艇的問題。一些美軍未來戰略核潛艇設想已經被勾勒出來,例如使用“三叉戟-II”D5導彈的延壽型號、採用類似於弗吉尼亞級的泵推進系統、聲呐系統、可在整個服役期內不用更換核燃料的長壽命核反應堆、全電推進、x型尾舵、圍殼舵等。在導彈攜帶數量上,新潛艇被推測將減少到16枚,甚至有些觀點認為將減少到12枚。然而在大致尺寸上,新導彈核潛艇和原有俄亥俄級相當,甚至在水下排水量上更大。這說明美軍未來戰略核潛艇內部舒適度會更好,並可實現更多戰場功能。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現在美海軍未來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什麼樣,軍方還沒有發布權威信息。成本已經成為困擾美國更新新戰略導彈核潛艇的主要因素。美軍預計新戰略導彈核潛艇單價將高達40億美元,一些機構預測甚至會達到60-80億美元。因此美國下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裝備數量可能只有12艘,但美海軍一些軍官認為這樣不足以保證核威懾。要保證核威懾,就要降低單價,例如使用大量現成技術,包括改裝弗吉尼亞級成為新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或者直接將現有的俄亥俄級潛艇大修繼續使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