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已具擊沉美多艘航母能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3 10:12:30


 
  曾經有人懷疑偵察衛星無法對海面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從而不能擔負反艦彈道導彈的偵察任務,但是這個問題並非無法解決。“風雲二號”衛星利用每個時刻衛星的位置(經度、緯度、高度),衛星姿態(自旋矢量得指向、自旋速度)、掃描儀失配、β角等13個參數進行圖像定位,參數計算完成後,可以對VISSR圖像進行定位,對每一個圖像像元確定其地理經緯度。雖然“風雲2號”同步軌道衛星的精度不足以滿足需要,但這項技術應用到低軌道偵察衛星中就能大大縮小誤差。

  在未來戰爭中,中國在戰前必將及時發射偵察衛星來彌補原有系統的不足,進一步加強解放軍近地軌道偵察能力。例如2005年8月2日,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前,中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一顆擔負空間探測和科學試驗任務的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該衛星在太空運行了27天,在中俄聯合演習圓滿結束後的8月29日上午返回地面,這也是未來戰爭中中國快速發射偵察衛星的一次預演。2003年我國“開拓者一號”固體火箭發射成功,它能夠在12小時內將100千克的衛星送入地球軌道,是中國應急發射偵察衛星的首選工具。預計在2010年前後的區域戰爭中,我國軌道運行偵察衛星的數量將超過20枚,對同一區域的重複訪問周期縮短到30分鐘。

  電子偵察衛星與地面監聽站都是通過監聽無線電信號的方式來進行偵察活動,他們的作用一是偵察敵方雷達的位置和所用頻率等性能參數,為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突防和實施電子干擾提供數據;二是探測敵方軍用電台和信號發射設施的位置,以便竊聽和破壞;通過對所獲情報的分析,還可進一步揭示敵方軍隊的調動、部署乃至戰略意圖。

  我們以美軍的情況詳細說明一下這個問題。美國海軍“白雲”天基星座電子情報衛星3顆組成一簇,採用時差法測定艦船位置、航向和航速,定位精度為2~3千米。埃多公司生產的ES-3701戰術偵察系統測向精度達到2°,F-22戰鬥機裝備的電子偵察系統對無線電信號的定位精度可達0.5°。美國在日本三澤基地部署有直徑230米、高47米的“象欄”全向無線電接收天線,負責捕捉來自各個方向的艦艇通信短波信號,並對其進行精確定位。“象欄”作為巨型無線電測向天線;其精度必然好於小型定位系統,假如測向精度為0.1°-0.5°,那麼在2000千米距離上對目標的定位誤差就是3.5-17千米,這已經足以為其他偵察手段或反艦導彈提供目標位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