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解放軍如何守住墨脫:強行軍比印早到一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2 14:14:50


 
  自從1913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印總督麥克馬洪以提供5000支步槍收買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私下劃定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後,中國固有領土門隅、珞瑜、察隅等豐饒之地即被英屬印度殖民當局搶占,原本處在珞瑜腹地的墨脫,隨之暴露在英印軍隊的槍口下。1959年後,繼承原宗主國衣鉢的新德里得隴望蜀,蠶食“麥克馬洪線”以北的中國領土。1962年夏,印度陸軍發起“昂卡爾”行動,直逼“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墨脫(當時稱白馬崗)。

  中國軍網曾在一篇題為《墨脫——中國最後的秘境》的報道中提到,1962年6月5日午夜,解放軍第158團收到西藏軍區的加急電令:“外國反動派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北,進入我側20公里以內地區,企圖於6月10日侵占我白瑪崗地區,你部應急速編成一個精幹分隊,務於某日某時進到某地……”結果,該部用五天時間走完了三天的路程(注:原文如此),終於趕在印軍前面控制了白馬崗。

  後勤補給難題得解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墨脫作為山南邊防重鎮的地位更為凸顯。而要守住“高原孤島”,沒有可靠的後勤保障是不行的。由於公路通車難以確保,解放軍千方百計從空中解決後勤難題。1983年,中國從全世界最好的10餘種直升機中選中美國S-70“黑鷹”,以700萬美元的單價購買24架,該機成為當時唯一能安全出入墨脫地區的直升機。

  1985年,中國展開“百萬大裁軍”,駐墨脫的部隊保留了下來,但後勤保障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少量的“黑鷹”直升機只是杯水車薪。曾在墨脫服役的退伍老兵回憶,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墨脫邊防軍還靠人背肩扛和騾馬保障運輸,可對面的印軍卻是直升機到處飛,到處降;雖然印度使用的俄制米-17直升機性能遠不如“黑鷹”,但他們所處的位置海拔低,而“黑鷹”經過的全是崇山峻嶺、氣候多變,不可能實現全年365天、每日24小時起降。這導致送到墨脫的東西都異常昂貴:牛肉每斤18元,豬肉23元、雞蛋每個2元,就連一塊運進墨脫的磚,售價也高達15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