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東風15C鑽地武器曝光 外形奇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3 15:25:13


 
  中國從來沒有對外公布過鑽地武器的發展,因此這種導彈是否真的像媒體判斷那樣是一種鑽地彈還未有定論。而且在彈道導彈上使用鑽地彈頭,這和美國現有鑽地武器相比,顯得“非主流”。

  從原理上來說,鑽地武器都是依靠動能來實現。美國現有鑽地武器是靠大質量炸彈和高空投放來實現大動能鑽地。而國內雜誌出現的新導彈如果是一種鑽地武器,那麼就是依靠超高速來實現“鑽地”。美國大型鑽地彈的投擲高度在10000米左右,其著地速度大概能達到每秒443米,按照動能公式,14噸的GBU-57炸彈在落地時的動能可達1373743000焦耳。

  而如果按照東風15C新彈頭重量為1噸的話,這種彈道導彈在末端普遍能達到6倍以上音速,也就是每秒2000米,那麼這種彈頭落地動能為2080800000焦耳,遠超GBU-57。如果中國導彈彈頭外形設計再得到優化,那麼其鑽地能力顯然是要超過美國的“炸彈之祖”。如果GBU-57可以穿透60米厚的高強度混凝土,那麼中國的鑽地彈顯然會超過這個數字。

  小彈頭有大能量,這主要是因為東風15這類彈道導彈有著一般炸彈沒有的高速優勢。美國現有鑽地武器以滑翔炸彈為主,主要是因為美軍在飛機平台上有著他國不可比擬的優勢。其實美國也知道彈道導彈和鑽地彈頭結合的巨大優勢,甚至曾經考慮使用潛射彈道導彈搭載鑽地彈頭來打擊對手重要地下堡壘的計劃。但和美軍現有鑽地武器相比,發展速度有限。如果現在有關東風-15C的報道屬實,那麼意味著中國在鑽地武器發展上,反倒在部分領域走到了美國前面。

  鑽地彈頭和彈道導彈結合,速度是上來了,但對精度要求更高了。因為一枚彈道導彈造價要遠高於普通機載鑽地彈。這種戰略級別武器一旦發射,勢必要實現對關鍵目標的“一擊必殺”。然而因為彈道導彈速度快,彈道精度控制難度大,原有機載鑽地武器那些激光、GPS等制導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彈頭必須有紅外、雷達、慣導、地形匹配等多種功能,來實現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射程對地下關鍵設施的毀滅性打擊。

  因為彈道導彈精度問題,美國曾經計劃在導彈上使用小型鑽地核彈頭來彌補精度不足的缺陷。而中國東風15C明顯是攜帶常規彈頭,這很可能說明中國彈道導彈在精度上已經滿足鑽地打擊的需要。這或許能從側面證明中國導彈精度的跨越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