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韓企看錯中國市場 漸失競爭力淘汰出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5 10:21:38


  中評社香港11月15日電/韓企看錯中國市場,漸失競爭力淘汰出局。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大宇(現大宇國際)於韓中建交第二年,即1993年在中國山東省開始建設完全由自己投資的“山東水泥”,並於1996年正式啟動。年產量達300萬噸的該公司直接躋身行業五大企業,並從2002年到2007年一直盈利。但也就是到此為止。從2005年開始,中國企業通過合併走向大型化後積極展開價格競爭,因此開始走向沒落。2008年至2010年連續3年出現虧損。

  最終,大宇於去年6月將山東水泥賣給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CNBM),並撤離中國市場。大宇中國水泥工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韓企搶占效果消失

  1992年韓中建交以後到21世紀初期,韓國企業得益於先於跨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享受了“搶占效果”。主要原因在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但隨著跨國企業積極進軍中國市場,中國市場變成了“紅海”,而且中國企業也通過大膽的投資緊緊追趕,因此韓企逐漸失去了立足之地。

  大宇中國工廠的事例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大宇國際次長權泰妍(音)表示:“理應通過大規模投資擴大山東水泥的規模,或將事業方向轉變為高端產品。”

  LG經濟研究院北京代表處研究委員李哲勇(音)表示:“中國國內的其他跨國企業也一樣困難,而唯獨韓國企業更加困難的原因是,搶占效果已經消失。”

  曾經是中國重型裝備市場上的強者的鬥山工程機械最近也將中國工廠的產量減少了一半以上。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通過大膽的投資和強大的財力,以低廉的價格推出通用產品後,韓國企業毫無抵抗能力。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司中國事業團團長樸漢鎮(音)表示:“鬥山曾在中國市場上一帆風順,甚至不需要營銷手段。而在中國掘土機企業以低廉的價格競爭力迅速成長時,韓國企業未能找到應對方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