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阿帕奇裝備台軍 一戰法可使美式裝備成廢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1 08:54:30


 
  從經濟上看,獲取巨額利潤是美國對台軍售的最直接動因。自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三十多年間美國共向台灣出售了超過42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及技術服務。從1979年起第一個十年,美國售台武器總額僅為21.7億美元,而在90年代初至2010年的二十年間,由於“台獨”勢力的影響,台灣購買美軍武器花費近400億美元。 

  特別是2001年,陳水扁曾一次購進高達180億美元的各類美式裝備,這對於正處於衰退期的美國製造業來說可謂“雪中送炭”,由於台灣軍購的數量較多,且種類齊全,高額的利益誘惑成為眾多美國武器供應商不斷推動美國政府向台灣傾銷武器的主要原因。 

  從戰略態勢上看,美國對台軍售是達成美國在西太平戰略布局的根本保證。在冷戰時期,美國在西太平洋諸島部署了一系列軍事基地,形成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多個島鏈為主的軍事部署格局,而台灣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中心位置,是美軍亞太戰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美國緊緊抓住台島內以武拒統的心態,不斷加強對台軍售的力度,意圖將台灣納入到美國亞太戰略體系中,進一步強化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遏制潛在戰略對手。 

  然而,從美國對台軍售的種種做法中不難看出,雖然美軍武器暫時提高了台灣的武器裝備的數量,但其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首先,美台軍售關係是一種極為特殊的不對等關係,受到多方面的政治因素制約。由於美國自認是台灣的軍事保護國,因此台灣購買美國武器的種類和時機只能按照美國的政治意願決定,其武器的火力、機動、通信等性能都大打折扣。此外,台灣在軍購時還必須接受美國在政治上的附加條件,例如,美國在出售AH-64E直升機時強調台灣不得將該型武器針對美國的盟友,可以說,美台軍售使台灣對美心存芥蒂。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對台軍售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美國在對台軍售中不得不有所顧忌。因此,美軍在核心技術上對台軍有所保留,避免觸及中國底線。此次台軍為掌握美軍直升機技戰術性能,專門派出60名軍官赴美進行培訓。然而,在實戰技術課目的講授中,卻要求台灣軍官必須離席回避,這令眾多台軍飛行員尷尬不已。 

  其次,台軍所採購的美軍裝備雖然種類多樣,由於受到不同武器系統差別的影響,難以發揮其整體作戰功效。例如,台灣陸海空三軍的指揮控制系統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末,其技術指標仍相當於Link11B數據鏈系統,而近期台空軍武器平台大多裝備了Link16數據鏈系統,兩者難以搭配使用,給台灣三軍實現一體化指揮控制增加了障礙。 

  此外,台灣島地形狹長,加之台灣海峽縱深較淺,台灣將大部分美式裝備部署於台灣島西岸,戰時一旦喪失制空權,極易遭到對方導彈和飛機的攻擊,使眾多美式裝備無用武之地。 

  第三,台灣在武器採購上不僅花費了大量資金,對於日後的維護和升級還要投入更多經費,這使台灣財政支出難以為繼。 

  台灣近期採購的AH-64E阿帕奇直升機、“鋪路爪”相控陣雷達、P-3C反潛機和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四項軍購方案,總額高達近4000億新台幣,相當於台灣年度防務預算的一倍多。特別是“鋪路爪”相控陣雷達,僅每年維持費用就需20億新台幣,近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稍有起色,龐大的軍購方案無疑會再次將台灣經濟拖入泥潭。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軍購並未給台軍帶來更大的優勢。作為台灣當局必須清醒認識到,兩岸的安全與穩定無法通過軍事力量平衡來實現,和平解決才是唯一的出路。 

  (作者:宋立煒——單位:解放軍邊防學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