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羅斯一箭射32星背後:秀軍事水平才是目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7 10:22:08


 
  降低衛星發射成本

  美國的“一箭29星”中包括了由高中生製作的第一顆微型衛星及一顆手機衛星。提及手機衛星,就不能不提摩托羅拉在上世紀90年代末推行的銥星計劃。

  為了凸顯其在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方面的強大競爭力,摩托羅拉也曾借用“一箭多星”技術,在太空中設置過多顆衛星,使得相關聯的這些衛星保持密切配合。

  儘管這項耗資34億美元的計劃最終破產,但它也給予了人們高技術也會帶來高風險的啟示,這也是少有的直接與手機用戶相關的大型計劃。

  這項計劃的早期實施凸顯了“一箭多星”技術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要知道,運載火箭的負載能力是有限的,而“一箭一星”通常使負載量無法充分利用,成本自然就高,而“一箭多星”則可以充分使用負載量。

  宋忠平就談到,俄羅斯此次發射的“第聶伯號”運載火箭,其負載量為1.2噸左右,負載的32顆衛星皆為幾十公斤或幾百公斤的小型衛星,充分利用了負載量。

  “第聶伯號”運載火箭還是由RS-20洲際彈道導彈改造而成,採用的是地下井冷發射方式。“這種方式依靠地下彈射,進行空中點火助推,相比火箭發射基地陸面點火的方式要便宜得多,一次發射成本為1200萬美元。”宋忠平說,這種發射方式還利用了原有的導彈發射井,因此受到氣象條件影響的概率非常低。

  發展“一箭多星”好處多

  通常而言,一個國家在航空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會被作為評判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而“一箭多星”技術則是航天領域中的一項關鍵技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