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直十研發過程揭秘:試飛時尾槳曾故障迫降稻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7 15:53:24


資料圖:武直十武裝直升機。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中國航空報報道,11月30日,一則《直10總師獲“中航工業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榮譽稱號,重獎150萬》的新聞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引來了一片叫好聲,網友們用熱情洋溢的語言表達著對直10總設計師的敬意。自珠海航展和天津直博會後,“吳希明”這個熟悉的名字又一次映入世人眼簾。

  吳希明,中航工業直升機所總設計師,直10、直19兩型武裝直升機總設計師,中航工業首席技術專家、研究員。

  吳希明和他的團隊在直10研製過程中突破了總體、氣動、結構、隱身、抗彈、耐墜、信息化作戰一體化綜合優化設計、三大動部件的地面聯合試驗等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有權威評論稱,直10的成功研製,使中國直升機整體研發能力向前跨越了20年,全面實現了中國直升機從測繪仿制、參考樣機設計到自主研製的發展跨越,為直升機一系列後續型號井噴式發展鋪平了道路,為加快推動我國直升機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開創了嶄新局面。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吳希明和他的團隊多年來傾盡心力。

  “航空報國”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1995年,在英國做訪問學者期間的一次大英博物館之行堅定了吳希明“航空報國”的信念。當發現博物館里一幅巨大的敦煌壁畫竟然是一塊塊鏟下來再拼接起時,他血液沸騰了:“祖國古老文明被竊取就是因為自身落後,中國應該擁有強大的武器裝備,保疆衛國。中國的武裝直升機必須融入自主創新的血脈。”被任命為直10總設計師後,吳希明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為了打造中國自主研製的武裝直升機,吳希明和他的團隊奮鬥了數個春秋,把設計中無數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直10從立項到定型經歷了10餘個年頭,其中艱辛,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他心存一份信念,那就是“航空報國”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和整個直10研製團隊。西方曾一度進行技術封鎖,限制發動機和軟件系統出口。直升機沒有發動機,就好比人體沒有心臟。在這種情況下,吳希明擔起重任,通過改進改型,成功匹配了動力機械研究所自行研製的渦軸發動機。裝配交付後,直10迅速形成了戰鬥力,被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譽為“解放軍樹梢殺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