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列舉大量戰法:打斷中國DF21D殺傷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12:10:28


 
  那些綜合步驟--發現、定位、瞄准和命中--是最關鍵的鏈條,軍事上將它稱為一種成功的武器系統的“殺傷鏈”。

  簡•範•托爾是一名退役的美國海軍上校,現在是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負責戰略規劃的資深人士,他指出了殺傷鏈的複雜性,他也想知道“它是否真的具備了通常意義上的初始作戰能力”。

  簡•範•托爾承認他只能使用非保密信息,他在一次採訪中說,“我沒有看到任何中國已經成功測試了這一系統的消息,首先,是針對移動目標;其次,海上移動目標;再次,雜波中的海上移動目標”,意思是說航母戰鬥群中的各種支援艦艇。

  “這種試驗非常重要,以顯示出武器真正具備作戰能力”,而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簡•範•托爾是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2010年關於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文章的主要作者。

  唯一暗示中國進行了DF-21D測試的報道是台灣《英文旺報》發出的。那篇文章說衛星照片顯示出戈壁沙漠上一個650英尺長的白色圖形,上面有兩個很大的彈坑可能是沒安裝彈頭的導彈造成的。即便這代表著DF-21進行了測試,然而,簡•範•托爾指出這也並不是移動目標。

  美國國防部關於中國的年度報告稱:“不清楚中國是否有能力收集準確的瞄准信息並將及時其傳送到發射平台上,對第一島鏈以外的海域進行成功的打擊”,第一島鏈是一條假想的線,在中國防務文字中,它從日本一直延伸到菲律賓。

  這一論斷與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另一位分析家巴裡•D•瓦茨(曾經是美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和作戰規劃人員)的觀點一致,他在8月份發表了一篇名為《精確打擊的演變》的研究報告。

  討論到DF-21D時,瓦茨寫道,“可能關於這個系統中最主要的觀點是,中國還沒有對海上移動目標進行點對點的測試”。他引用了中國新華社2011年7月的一篇文章,文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說DF-21D“仍處於研究階段”,還沒有達到作戰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